2020-11-16 09:43
常见的页面跳转方式有直接跳转、左右跳转、上下跳转等,再设计时需要考虑好其中的关联性,给出最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过渡方式,从而做出最合适的设计。
我们常见的跳转方式:直接跳转、左右跳转、上下跳转、翻转、联动;其它酷炫的效果我们看过很多,但是现实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?
首先我们看一下,我们的视觉顺序「阅读顺序」是:左→右,上→下。因此延伸出目前APP最常见的两种页面跳转方式:左右跳转,上下跳转。
最原始、最简单的跳转方式,web端常见,在APP中出现较少,标签切换常见,这个比较简单,没什么讲的。
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,就是我们的返回键在左上角,也就养成了用户一种习惯,左上角的键,与点击之后的效果,往往就应该是页面从右侧退出的样子,与进入时反向的效果。
那么左上角这个位置,除了给返回键当做固有的位置外。还常常用于抽屉式导航,因为抽屉式导航的方向,与返回时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。常见抽屉式导航APP如:滴滴打车、摩拜单车等。
这种跳转方式也很常见,但是大部分人不清楚什么时候用,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下。
我们用微信聊天页面在举例:点击+号离的内容时:图片、拍照、位置、红包、收藏等,都是采用下到上的方式呈现,因为这些创建都是对当前聊天窗口一次性产生内容。(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这些细节)
下面我们看下百度的设置地址管理添加地址:左右左右上下。
如APP store 每日推荐到介绍页。类似的还有Behance APP的作品展示。国内APP很少有这种联动效果,因为一旦页面结构改变,整个效果基本无法复用。
类似于这种强联动,我们会在很多概念设计稿中看到,但是在实际的APP是很少见到的。因为开发成本/维护成本都很高。
这里强调一下搜索页面。搜索页面的进入往往有两种形式。一直是icon做入口,另一种是搜索框做入口。SEO优化
搜索框做入口:点击就给与获取光标的感知,所已做好做简单的联动过渡效果。比如:微信、云音乐。
其它的方式,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考究。一定要注意关联性。比如微信新出的浮动展开效果,因为元素要浮动,为了更加贴合所以有了收缩的效果。
形式上其实就是上下左右内外。考虑好之间的关联性,给出最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过渡方式,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设计。
作者:Booze-kai(包子凯),一个来自草原的野生交互设计师,原华为CCO交互设计师,从事过吉利汽车,中广核的相关设计工作
本文由 @Booze-ka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本文所指:“左到右”是如图一所示 A→B页面的效果。(形式上一致,细节上略有差别,大部分APP是有叠压错位效果。)
没问题,iOS和Android是一样的。可能对“左到右”“右到左”的语意理解有偏差。
新页面从屏幕右侧进入,向左侧移动,盖掉上一级页面或把上一级页面推出屏幕。
听到很多言论说在中国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,那么产品经理呢,也吃青春饭吗?
人人都是产品经理(是以产品经理、运营为核心的学习、交流、分享平台,集媒体、培训、社群为一体,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,成立9年举办在线+期,线+场,产品经理大会、运营大会20+场,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15个城市,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。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,他们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