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优化南京江宁:非遗+旅游 灿烂“中国红”

2020-11-19 15:31


  2019年国庆长假,江宁乡村旅游再燃火爆。乡村休闲游、亲子研学游、康体疗养游、乡村自驾游多元化、个性化的“菜单式”旅游产品供给,成为众多游客梦想

  2019年国庆长假,江宁乡村旅游再燃火爆。乡村休闲游、亲子研学游、康体疗养游、乡村自驾游多元化、个性化的“菜单式”旅游产品供给,成为众多游客梦想中的“诗和远方”,截止10月7日,近247万人来江宁打卡消费。江宁区文旅局与江宁旅游产业集团联合策划的“非遗进景区快车行动”,自10月1日起,紧扣“特”、“活”、“快”流线展开,唱戏曲、对民歌、烙铁画、学剪纸这些流传在民间的非遗技艺,在各景区掀起一股古典十足的“中国红”。亲近非遗、对话非遗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为“我爱你,中国”的一种“最江宁”表达方式。

  “特”:参与进景区的非遗项目,如马铺锣鼓、周岗红木雕刻等,均富含江宁文化基因,反映江宁乡风乡情。在茶乡古村黄龙岘的大草坪上,雄壮激越的马铺锣鼓以青山绿水为背景,配合锣、鼓、镲等乐器展开联奏,红绸飞舞,鼓乐齐鸣,带有几分复古的“红色风景”吸引了上千旅客围观,久久不舍离去;在溪田田园综合体,结合大福村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原创表演的黄梅戏,潮起的笑声与掌声,让演员们得不到片刻休息,稍有间隙,许多旅客争相涌上船头与“董永”、“七仙女”拍照合影。

  “活”:“动态表演+静态展示”,注重游客的参与性、互动性和体验性。“来嗬嗬,来嗬嗬,放牛的小妹快过来嗬”在金陵水乡钱家渡,游客们忙着和演员学唱江宁本地特色民歌《放牛对歌》,伴随着歌声,一艘乌篷船随一支木桨划入梦中江南,叫好声在水面激起阵阵喜悦的浪花,独唱、对唱、合唱古老悠扬的曲调,将湖熟水乡情韵完美演绎;“花轿”、“花船”、“花篮”组合而成的“花式”迎亲表演,更是让游客们惊喜连连;在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,笔者还看到,烙画、木雕、剪纸、汉服秀、各类手工制作成为亲近非遗的“信使”,成为亲情联络的纽带;在黄龙岘大茶馆,国庆主题的知识问答与戏曲表演穿梭进行,让游客乐在其中。

  “快”:依托区内非遗传承人,组建文艺小分队,借助智慧旅游平台,实现信息共享、资源互通,“哪里需要哪里搬”。上午刚刚在钱家渡表演完“花式”巡演的迎亲队伍,下午,又急匆匆赶往黄龙岘参加巡街表演。“这个国庆,我们花式迎亲队成了烫手的香饽饽,网站SEO,游客们爱看,我们演得也特别起劲。”迎亲队的周师父笑得合不拢嘴地告诉笔者。“在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,通过连续多年的特色文艺团队打造、欢聚艺堂非遗五进、杨柳学堂研学游、非遗进商业综合体、跨区域非遗联姻五步曲同奏,社会共同联网,许多非遗新苗已长成浓浓绿荫,像龙都娃娃鼓屡次在省市舞台上捧金夺银。今天的江宁,非遗队伍是兵强马壮,底气十足,呼之即来,来则能演。”江宁区民俗馆馆长陈宜娟自豪地告诉笔者。

  除了各景区,像横溪油榨博物馆、湖熟红木博物馆、金箔艺术馆等民间博物馆,也成为游客穿越一段历史、体验民俗记忆的打卡福地。据不完全统计,国庆期间,有近50万次参与各类非遗民俗体验活动。

  “非遗作为流传在民间口头上、手头上的文化瑰宝,每个背后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风情,具有很强的亲民感、归属感和认同感,“非遗体验+景点景区+本真回归”,无疑是推动文旅融合的一条很好路径。”江宁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2019年春节推出“跟着非遗大师过大年”系列活动后,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国庆,非遗传承体验在江宁各景区以冒着气泡的地气集聚暖暖的人气,听戏曲呤诗词“挤爆”了黄龙岘大茶馆,省级非遗项目方山大鼓与牛首山风景区的袅袅梵音共绘“诗和远方”的五线谱“非遗+”让江宁全域旅游成为体验游、精神游、幸福游。(通讯员:吴晓波、王梦)

南京灿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服务支持

我们珍惜您每一次在线询盘,有问必答,用专业的态度,贴心的服务。

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!

合作流程

网站推广方案制订,从提出需求,到选择方案,再到方案报价,每一步都是规范和专业的。

常见问题

合作方式是怎么样的?怎么收费?多长时间出效果?效果如何?

售后保障

正规公司经营,我们技术团队通过正规优化手法,保证网站长期稳定获取好的排名。